蠟模尺寸的穩定性和變形程度是影響
精密鑄造件尺寸精度的原因,所以在熔模鑄造生產中,為防止熔模鑄件變形時,對蠟模變形的控制時十分必要的,一般靠控制制模參數、冷卻方式、設置工藝筋、調整組樹方案和此阿勇蠟模工裝來控制變形,但事實上還有其它原因會影響到鑄件,如澆口的位置、數量、組裝工藝也是影響熔模變形的重要因素。
1.根據澆口數量選擇組裝工藝
為精鑄件上座,由于產品解耦股的原因,設置兩個澆口,產品需保證開口處尺寸R(16.8±0.2),并與下座配合良好,上座與下座配合處無錯開,開口處必須吻合。在蠟模生產中采用水冷,蠟模尺寸和變形量比較穩定,但生產出來的鑄件的變形來那個遠遠超出了公差范圍,而且沒有規律性,極大地增加了鑄件的正量,為保證其尺寸,90%以上的鑄件需要校正,特別是開口尺寸超過下偏差,則很難校正。
針對上述問題,加強了蠟模現場生產情況的跟蹤,發現由于使用100W電烙鐵,在組裝完澆口1后,組裝澆口2時,澆口1已經與直澆道粘接牢固,形成一體;組裝澆口3向下按時,導致開口處尺寸偏小,當組裝速度快、點烙鐵溫度高時,變形量會相對較小,但很難發現其變形規律。
2.調整澆口數量
導致
精密鑄造蠟模變形的原因是調整澆口數量,精密鑄件下座要求與上座配合完好,設置了1各澆口,生產時發現開口A處與B處尺寸不一樣。實際公差已嚴重超過了尺寸要求,由于開口處尺寸不一致,給校正帶來了非常大的困難。經過分析發現,導致此產品開口處尺寸收縮不一致的原因主要是澆口位置,靠近澆口A處,由于蠟模本體和澆口的體積遠遠大于B處,蠟模起模后,在蠟模的冷卻過程匯中,A處的收縮必然比B處大;而在澆注過程中A處受金屬液沖擊過熱,澆注后鑄型冷卻過程中A處的收縮也大于B處,最終導致開口處尺寸收縮不一致。
發現以上問題,我們應將原理啊的1個澆口改為兩個澆口,蠟模組裝工藝同樣采取上座的組裝工藝。通過生產實踐證實了此工藝的可行性,部分產品經過簡單校正即可達到產品尺寸和裝配要求。
3.蠟模組裝工藝
3.1 電烙鐵
電烙鐵組裝工藝適用于單個澆口或不易變形的厚大精鑄件(兩個澆口)的產品,使用時必須嚴格監控組裝后蠟模的變形量。
因銅的散熱性能比其他材料好,電烙鐵多選用銅焊頭,應制作成厚1.5~2.5mm,寬20~25mm,長45~55mm的焊刀,過薄容易變形和加快散熱速度;過厚升溫較慢,操作靈活度降低。
應經常清理電烙鐵殘留蠟液及黑色氧化物,黑色氧化物過多時,會降低銅的傳熱效果,還會在組裝時把氧化物帶入蠟模中,對產品質量造成影響。電烙鐵的重心要保證設置在焊刀端,將其放置子啊工作臺上時,使焊刀向下傾斜,防止蠟液回流燒損電熱絲。
3.2粘結蠟
粘結蠟具有較高的粘度和粘接強度,粘結后很快凝固,其連接部分的強度可以超過母體熔模的強度,而且燃燒后無殘留物。但是粘結蠟使用過程中會產生煙霧和使電爐盤內的積碳增加。粘接蠟的溫度很難掌控,溫度過高組裝可能會出現“過熱滴蠟”而損壞蠟模;還會造成煙霧和電爐盤內的積碳燃燒,溫度過低則會降低粘接強度,還會子啊蠟模澆口和澆道連接處形成一個尖角,使用粘接蠟組裝模組時,應控制好溫度,經常清理電爐內的積碳,定期更換新的粘接蠟。
此文章由
www.868dlflower.cn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