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模鑄造型殼是由粘結劑、耐火材料及附加物組成的。其中耐火材料占總比重的90%以上,對型殼性能影響很大。制殼耐火材料應使型殼有足夠的常溫強度和高溫強度,子啊高溫下不發生變形;有良好的透氣性、熱震穩定性、熱化學穩定性、脫殼性等性能。為此,制殼用耐火材料必須有足夠的耐火度、熱化學穩定性、小而均勻的熱膨脹系數、合適的粒度,并要有利于涂料性能的穩定。此外,作為制殼材料還應對人體健康無害、貨源充足和質量穩定。
下面是熔模鑄造制殼過程中的主要工序和實現熔模鑄造清潔化生產。
1、模組的除油和脫脂。在采用蠟基模料制熔模時,為了提高涂料潤濕模組表面的能力,需將模組表面的油污去除掉。
2、在模組上涂掛涂料和撒砂。涂掛涂料以前,應先把涂料攪拌均勻,盡可能減少涂料桶中耐火材料的沉淀,調整好涂料的粘度或比重,以使涂料能很好地充填和潤濕熔模,掛涂料時,把模組浸泡在涂料中,左右上下晃動,使涂料能很好潤濕熔模,均勻覆蓋模組表面。涂料涂好后,即可進行撒吵。
3、型殼干燥和硬化。每涂復好一層型殼以后,就要對它進行干燥和硬化,使涂料中的粘結劑由溶膠向凍膠、凝膠轉變,把耐火材料連在一起。
4、自型殼中熔失熔模。型殼完全硬化后,需從型殼中熔去模組,因模組常用蠟基模料制成,所以也把此工序稱為脫蠟。根據加熱方法的不同,有很多,脫蠟方法,用得較多的是熱水法和同壓蒸汽法。
5、焙燒型殼。如需造型(填砂)澆注,在焙燒之前,先將脫模后的型殼埋箱內的砂粒之中,再裝爐焙燒。如型殼高溫強度大,不需造型澆注,則可把脫模后的型殼直接送入爐內焙燒。焙燒時逐步增加爐溫,將型殼加熱至 8000 -10000C ,保溫一段時間,即可進行澆注。
實現熔模鑄造清潔化生產
清潔化生產是熔模鑄造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清潔化生產的含義是:
一、實現盡可能低的資源(原材料)與能源消耗;實現宜人化的生產環境及很低或零污染物排放;生產清潔化的產品(產品耗能、耗材少,易于再生復用及符合人機工程要求)。熔模鑄造的清潔化生產,主要是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以實現低消耗、低污染或者無污染及鑄造生產的宜人化環境等方面。
二、堅持進行技術改造,采用成熟、適用、先進技術 企業技術改造,要根據企業產品的結構特點、批量大小、質量要求,合理選用成熟、適用、先進的技術。首先,所選技術必須成熟可靠。因為技術改造不是科研,不允許失;也不是中間試驗,可以小規模、小范圍,而不講時間和條件。技術改造是要將成熟的科技成果應用于設計、生產中。同時所選技術對改造企業來講還必須適用,保證在經濟上合理。
實踐告訴我們,并非凡是先進的、技術含量高的一定是適用的。各種技術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適用范圍,適合于一定的零件,選擇不當,再先進的技術,也不能確保熔模鑄造生產出優質的產品,不能保證產生高的經濟效益。
此文章由
www.868dlflower.cn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