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重力鑄造是20世紀5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鑄件澆注成形工藝,它所依據的原理主要有帕斯卡原理和電磁泵原理。
帕斯卡原理即封閉容器內流體任何一點所受的壓力以同等的強度向各個方向同樣地傳遞。它是采用此原理進行生產的上下罐式反重力鑄造設備主體,在裝有合金液的密封容器中通入干燥的壓縮空氣,作用在合金液及鑄型上,通過調節形成壓力差,使合金液在壓差作用下沿升液管內孔自下而上充入鑄型;充型結束后,增大氣壓,使型腔里的合金液子啊較高的壓力下結晶凝固;然后卸除密封容器內的壓力,未凝固的合金液回落到坩堝中,至此,完成了一個澆注工藝過程。
電磁泵原理是指利用合金液的導電性,對合金液施加電場和磁場,使合金液子啊產生的電磁推力的作用下流動并充型,完成反重力
精密鑄造澆注過程。電磁泵式反重力鑄造設備具有設備結構簡單、控制性能好、重復性好、鑄件成品率高等優點,候擊波、楊晶等已作了很多研究。然而,受電磁力大小的限制,這種成形方法只適用于中小型構件的生產。
隨時代變遷,現如今鑄造業有了巨大的變革,反重力
精密鑄造中,根據產生壓力方式的不同,可進一步把它分為差壓鑄造、低壓鑄造、調壓鑄造、真空吸鑄以及復合反重力鑄造等類型。從設備結構上看,差壓鑄造、調壓鑄造、真空吸鑄和復合反重力鑄造均采用上下室形式,即保溫爐置于下室,鑄型置于上室,反重力鑄造有如下特點:
1)提高了金屬的利用率:反重力鑄造時,鑄件凝固收縮可以不斷地得到來自內澆口金屬液的補縮;加之壓力的擠濾和塑性變形的作用,強化了冒口的補縮效果,冒口尺寸可相應減小甚至不需要。
2)鑄件可進行熱處理:與壓力精密鑄造相比,利用反重力鑄造方法生產鑄件時,充型速度較慢,液面平穩,型內氣體可以順利排出,所以,鑄件內部的氣孔很少、甚至沒有,故可像重力鑄造成形的鑄件一樣進行熱處理。
3)充型速度可控:反重力精密鑄造一般用于生產有色合金鑄件,鑄件的成形能力和內部質量尤其是尺寸和壁厚對充型速度有比較嚴格的要求,充型速度可以通過計算機實現準確的控制。
4)鑄件晶粒細、組織致密、機械性能高:金屬液在壓力下結晶凝固,初凝枝晶在壓力的作用下會發生變形、破碎,而且冷卻速度快,因而晶粒細小;同時,壓力能提高補縮能力和抑制金屬液中氣體的析出,使疏松和微觀氣孔大為減少。所以,鑄件的機械性能得到明顯的改善。
5)成形性好、表面光潔:反重力精密鑄造時,金屬液是在壓力下充填成形,在工藝參數選擇合理的情況下,所獲得的鑄件輪廓清晰,對于薄壁件的生產,更是如此;反重力鑄造時有壓氣體充塞于砂型空隙,且在金屬液與砂型之間形成一層氣相保護層,將兩者隔開,可以減少金屬液對鑄型的熱力及化學作用,可降低鑄件的表面粗糙度。
此文章由
www.868dlflower.cn編輯